3xmaker,人机协作共融万物互联,柔性可穿戴人机交互感知与测量!

  1. 设计指南
  2. |
  3. 新品速递
  4. |
  5. 联系我们
机器人+
传感器+
柔性/印刷电子+
增强现实+
人机交互感知+
网站首页
/
创锋范

创锋范:创新“高原氧调” 高原供养理念,造福西藏军民

来源:3XMaker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3日

创锋范:创新高原氧调高原供养理念,造福西藏军民

 

科技援藏专家肖华军团队

 

创新高原氧调理念 对抗高原缺氧威胁

 

西藏,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繁荣,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的蔚蓝天空、雪山青草令人心生向往。然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中氧气分压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一直是影响高原人民,特别是援藏干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央高度重视高原反应给高原人民和援藏干群带来的挑战,为了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促进高原供氧技术发展,规范高原供氧装备市场提供法律依据,由肖华军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414-2017《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于 20171229日正式颁布实施。

高原供氧标准颁布一年来,肖华军教授团队围绕高原氧调标准知识普及与标准宣贯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他带领团队先后数次到拉萨、山南,组织制定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设备设计、安装和验收等配套标准。此外,在他的积极介入和全力推动下,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的《DJB 540004-2018西藏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设计标准》和《DJB 540005-2018西藏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继颁布与生效。这一系列的标准出炉,标志着西藏高原地区供氧工程有了法律依据。

http://www.3xmaker.com/UploadFiles/2019-03/2019337270868397.jpg

运用航空供氧理论,创建西藏航空空勤富氧宿舍

2010年春,西藏省自治区准备筹建西藏航空,面临在领导面前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是飞行员如何让高原值班执飞的飞行员能够对抗缺氧,夜间休息好,随时能够驾机起飞的问题。筹建组领导找到从事航空供氧生理学权威专家肖华军教授。肖华军教授胸有成竹地回答:可以解决!运用航空生理上供氧等效理论,通过供氧提高呼吸气体的氧分压,降低高原环境的"海拔"高度,让飞行员身处高海拔高度,睡在低"海拔"环境,保证飞行员夜间睡眠效果,随时能够驾机起飞!

http://www.3xmaker.com/UploadFiles/2019-03/2019330268347585.jpg

针对飞行员急进高原飞行来不及适应影响次日飞行的问题,他带领研究生,开展动物和人体试验。通过供富氧降低飞行员作息空间的生理等效海拔高度生理学研究,成功运用高原弥散供氧系统建立了急进高原用人工富氧环境(富氧室),降低了生理等值暴露高度。

在西藏航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西藏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高原弥散供氧系统的研制通过验收,得到应用。研究结果与应用为西藏自治区西藏航空的成立,高原空勤人员的供氧防护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西藏航空建造了国内首个空勤高原富氧宾馆,为西藏航空的成立献了一份厚礼。西藏自治区举办西藏航空成立庆典大会和首航日活动,他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活动,亲身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该研究结果为降低不同生理等值暴露高度,不同规格人工富氧环境的工程建设奠定了生理基础,为飞行员急进高原缺氧保障,高原医学缺氧防治,高原旅游开发,赴高原工作和部队高原供氧建设等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建造高原氧立方(空勤综合生活区弥散供氧)的建议,为执飞高原,来不及缺氧适应的急进高原飞行保障献计献策。他指出,高原缺氧的根本原因是分压降低。对抗高原缺氧,最有效的办法是供氧,是一本万万利的工程。

经典的临床高原医学认为,高原缺氧只能靠适应。对急进高原缺氧,要逐渐增加高度阶梯适应。然而,现代快捷交通手段的广泛应用,急进高原工作、旅游和执行任务的人群越来越多,阶梯适应需要周期。肖华军研究员提出高原弥散供氧降低高原地区舱室空间海拔高度的理念,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和作法。用空气分离制氧供富氧技术提高居住或工作环境的氧分压,降低高原缺氧反应,减轻缺氧疲劳,有利于提高工作能力。尤其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夜间用氧,白天不用的效果比24小时连续用氧的效果还要好些!夜间适当用氧,可以使机体体力恢复,缺氧损伤修复,能量合成,积累能量,保证次日的工作状态能有活力。肖教授说到,高原适应是有海拔高度限度的,过高的高度,过长的逗留时间,会造成器质性影响,即使高原世居人群也是如此,如果有条件让他们也用富氧,改善其睡眠时的缺氧状态,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他们的寿命,造福高原社会。

首创高原氧调理念 ,为西藏高原地区群体谋福祉

该标准由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现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制定。五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教授,国家标准研究院赵朝义研究员等的共同研究结果为制定高原地区弥散供氧(氧调)要求的国家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近两年,还与中国城市住建厅西藏分院朱文德副院长兼总工,海博瑞公司郭芳副总等人合作,参与并促进了《DJB 540004-2018西藏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设计标准》和《DJB 540005-2018西藏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团队的研究结果为供氧标准与规范的实施,为规范西藏自治区高原供氧工程市场和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

该标准可谓践行军民融合发展,为青藏高原社会贡献力量的典范。旨在:精准援藏,用空气分离的制富氧氧调技术,调节高原地区室内空间的供氧水平,降低高原人群室內空间的海拔高度,减轻高原缺氧对人体的影响,提高高原人民的健康水平,让高原氧调像家用空调调节室内空间温度那样,调节室内空间的氧分压,降低所处室内空间的海拔高度,更新高原用氧保健理念!促进高原群体健康,延长生理自然年龄!让急进高原的人们:青藏部队,视察领导,援藏干部,旅游人员,和久居高原的大众受益!这是肖教授团队今后若干年矢志高原氧调技术应用的兴趣与追求。

令肖华军教授自豪的是,2015430日,他在拉萨会议上首次提出高原氧调青藏氧调的概念与设想,在同年年1月出版的《航空供氧防护装备应用生理学》专著中刊出,同年6月并在《气体分离》、《航空军医》等杂志上进行了报道。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B. West教授20157月在美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刊出文章中的观点吻合,几乎完全一致。

我国海拔最高乡普玛江塘人均寿命不到50岁!2016年,普玛江塘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110元,下辖的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在西藏众多乡镇中率先脱贫摘帽。脱贫成功,高原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限制高原人民寿命关键的供氧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改善,肖华军教授感到使命在召唤,肩上有责任。

在西藏拉萨高原产品发布会上,在给援藏干部健康讲座的报告会上,在历次高原供氧标准的讨论会上,在大学研究生讲座的课堂上……,肖华军坚定地讲到:我们可以用航空航天医学为飞行员高空飞行提供缺氧防护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用高原氧调青藏氧调改变这一切!让脱了贫的普玛江塘人们享受国家繁荣富强的成果!享受与低海拔高度人民同样的幸福生活。让他们活到60岁,70岁,80岁,甚至更长!这美好的愿望将通过高原供氧标准的贯彻实施得以实现。

为此,肖华军教授联合西藏大学医学院崔超英教授等专家,通过宣讲等形式,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慈善公益组织和个人,尽快捐赠解决高海拔地区人群供氧保障问题。目前,已有多名富有爱心的企业家积极响应,浙江楼百根就是其中之一的代表。

主张入藏体格筛查,降低进藏人员患病伤亡风险

1222日在给援藏干部健康讲座的报告会上,他再次提出为保证援藏干部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援藏任务,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进藏前体格筛,避免和杜绝不适合高原工作的人员,带病进藏,给工作、生活、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他记得,那是2000,商务书馆一名援藏干部,到了拉萨就头痛,胸闷,卧床不起。不得不多次请假返回平原。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不理解,给他心里造成很大压力。续假没有充分理由,协和医院推荐他找肖教授。经过低压舱模拟高原3500米时,发现患者心电图频繁早博,形成二联律。原因找到了,一两年领导和同事的误解消除了。此事引起肖教授的注意,他想,人群中有部分人身体体格不适合高原活动,应当利用低压舱的实验环境,建立进藏人员体格筛方法和标准,确保援藏活动顺利进行。

30多年以来,肖华军教授夜以继日,潜心钻研航空飞行员高空供氧应用生理学问题,厚积薄发,硕果累累,他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高原地区室内空间供氧国家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是近几年的行动。他与团队倾心青藏高原、矢志不渝,欲为高原人群谋福,破解高原反应威胁,维护高原人民健康,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恳切希望得到政府领导、企业爱心人士的高度重视和鼎力相助。

 


上一篇:大学教授下海非典型模式:并不高大上,从小作坊起家,成就市场400亿的激光科技巨头
下一篇:在“火岩瓷”的发明后,“90后”女大学生回乡创业为传统陶瓷再次注入环保健康的创新基因

南京合越智能,增强智造,增强感知,增强交互!

业务合作

(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联系方式

  1. 微信:13815863530(手机同号)
  2. QQ:38260484
  3. 3XMaker@163.com
Copyright@ 2016-2025 南京合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68961号